智慧水務踐行低碳創新發展之路,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提供者:智慧金馬 時間:2023-08-04
人類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降低碳排放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話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當下,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正在全力推進,雙碳背景下,作為經濟發展與民生保障的最基礎產業,對水務行業創新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碳中和”席卷之下,智慧水務如何助力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智慧水務知多少?
智慧水務是把物聯網、智能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與水務的管理相結合,整合多方面的資源,建立起平臺共享、數據開放,并且跨行業協調管理,使水務管理變得智慧化、綜合化,從而使水務規劃變得更加精細、動態、靈活、高效,達到“智慧水務”的狀態。
如何利用智慧水務技術助力碳中和?
從供水企業的方向去看利用智慧水務做減碳減排,輸配方面的壓力控制非常重要。為了滿足供水壓力合理的要求,需要企業利用智慧水務做好能耗管理、漏損管理,有效的控制或優化管網供水情況。
智慧水務的優勢就是數據系統完善,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哪里有改善的空間,哪里可以利用低碳的工藝。
碳中和背景下,水務技術發展新方向就是開源和節流。開源就是引進再生能源。節流方面,則是水務行業涉及到水處理和輸配方面的工作。目前水處理行業的數據化已經非常成熟,基本上每個工藝都知道碳排放、電耗是多少,在這個基礎上,要去探索如何優化,開發利用一些碳排放較小的,或者是效率較高的水處理工藝。
智慧金馬經過數年的摸索和積累,自主研發了一套集物聯在線感知、數據互聯共享、智能分析決策于一體的“智慧水務系統”。
金馬智慧水務系統對整個供水生產、經營、服務系統進行全過程、實時監控,對企業重要生產數據和經濟管理數據進行統一收集、整理、規范和分析;通過梳理用水系統,形成水平衡流程圖,通過物聯感知節點的數據采集,形成全流程、多水種、多形態的立體監控網絡,實現對整個水處理鏈條運行狀態的透徹感知;實時漏點監測并定位漏點位置,及時響應并采取修補措施,發現水質異常,及時向供水部門發送報警通知,實現多源水務數據的有效集成與整合,所有數據的統一、層次化存儲與管理。
智慧水務踐行低碳創新發展之路
水務行業當前一項迫切的任務是追趕數字水務、智慧水務、工業4.0等重大的技術進步,許多企業也在這些方面下足了功夫,在裝備、工藝、設施等方面不斷的進行優化。當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水務行業落地實踐,與碳達峰、碳中和的歷史進程同步,有大量的耦合內容,二者將產生巨大的互相提升作用。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科技技術的發展,并在全球范圍內席卷不斷沖擊著水務行業的現有格局,也一舉打破了許多技術壁壘。目前,中國大力支持新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節能減排項目,推進數字化轉型,“十四五”期間是智慧水務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發展的大好時機。無論是提出新基礎設施的概念,還是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都表明中國加大對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的積極投入,更加促進智慧水務的發展,推動我國水務行業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