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312-3128500
手機:15188988256
E-MAIL: jmmayn@163.com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2023~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是:行業保持平穩增長,年均工業增加值增速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不含油氣開采)主營業務收入達15萬億元,乙烯產量超過5000萬噸,化肥產量(折純量)穩定在5500萬噸左右。
《方案》提出了擴大有限投資,推動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豐富優質供給,激活釋放消費潛力;穩定外資外貿,增進更高水平開放合作;強化要素供給,保障生產平穩運行;激發企業活力,筑牢穩大盤基礎支撐等五項工作舉措,具體如下:
(一)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
1.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強化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相關重大工程任務調度,推動5個以上在建重大石化項目2024年底前建成投產;加快重大石化項目論證,推進開工一批“降油增化”項目,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新建項目環保應達到績效分級A級指標要求。依托石化產業基地,大力推動兩岸石化產業融合發展。加強現代煤化工項目規劃布局引導,依托現代煤化工項目開展關鍵材料、工藝技術裝備攻關及應用推廣,提升節能減排降碳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各地區要立足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圍繞重點產業鏈,滾動建立重點項目清單(庫),加快重點項目審批進程,做好要素協調保障,分批壓茬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力爭早施工、早投產、早見效。
2.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實施重點行業能效、污染物排放限額標準,瞄準能效標桿和環??冃Х旨堿級水平,推進煉油、乙烯、對二甲苯、甲醇、合成氨、磷銨、電石、燒堿、黃磷、純堿、聚氯乙烯、精對苯二甲酸等行業加大節能、減污、降碳改造力度。鼓勵石化化工企業實施老舊裝置綜合技改、高危工藝改造和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設施升級改造,提升裝置運行效率和高端化、綠色化、安全化水平。各地要加快推動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等落后產能淘汰退出。支持開展非糧生物質生產生物基材料、伴生有機肥等產業化示范。有序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長江經濟帶沿江化工企業搬改關,支持加快進度,鼓勵搬遷改造同兼并重組、產品升級結合。動態更新石化化工行業鼓勵推廣應用的技術和產品目錄,搭建對接平臺,培育技改綜合服務提供商。發布實施石化、化工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制定智能工廠建設標準,遴選典型應用場景,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培育重點行業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行業智能化升級。
3.推進集約集聚發展。嚴格落實國家開發區管理制度,完善化工園區設立、擴區、退出、調整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化工園區認定管理,開展化工園區認定管理“回頭看”,指導推進化工園區規范化建設,依法依規倒逼不符合要求的化工園區加快改造提升或轉型退出,切實提高本質安全、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水平。各地區可根據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需要,按照有關規定對現有認定化工園區開展擴容或新設立化工園區,為優質項目提供發展空間。持續完善化工園區評價標準體系,發布實施化工園區競爭力評價導則、智慧化評價導則,支持地方創建具有競爭優勢園區、智慧化工園區,因地制宜推進培育產業耦合協同的綜合化工園區,推進行業耦合發展,打造產業高端、綠色安全的高質量發展載體。支持石化化工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提升發展質量水平,推動寧波市綠色石化集群等石化化工領域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向世界級集群邁進。建設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產業基地,加快磷肥、黃磷等傳統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新能源、大食品、大健康所需磷化工產品供給能力。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提升鉀、鋰、硼等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鼓勵地方結合區域資源、技術、產業優勢,打造化工新材料、非糧生物基材料等細分領域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二)豐富優質供給,激活釋放消費潛力
4.開展行業“三品”行動。支持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堅持應用需求牽引和技術創新驅動并重,搭建主題鮮明、行業融合的化工產品供需對接平臺,促進上下游協同研制新產品、制訂新標準、示范新應用、創造新場景。開展品牌宣傳周、行業質量管理小組等活動,發布行業品牌發展報告,推動化肥、涂料、染料、輪胎、氟硅材料等量大面廣的產品提品質、創品牌。支持石化化工生產企業與紡織、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等領域用戶建立研發早期介入、后期持續改進的合作模式,提供定制化、功能化、專用化的產品和綜合服務,建立完善電子標簽等追溯制度,實現由銷售單一產品向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轉型,提升協同制造效率,拓展消費增長新空間。
5.實施產業鏈強基行動。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氫能以及醫療健康等重點產業鏈需求,支持催化劑、特種聚酯、膜材料等專用化學品、化工新材料及關鍵單體原料產業化,推進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提升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支持建設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新產品試驗評價臺架、中試平臺,加快新技術產業化進程。深化集成電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上下游合作,加快推進關鍵化工材料“一條龍”應用示范,利用新材料首批次補償機制加快化工新材料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
(三)穩定外資外貿,增進更高水平開放合作
6.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持續落實好穩外貿政策措施,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支持行業協會牽頭建立面向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的化工品交易平臺,宣貫RCEP享惠政策,開展歐美和RCEP區域國家化工產品標準認證和品牌注冊,積極參與國際公約談判,提升化工產品出口附加值和品牌影響力。引導出口企業提升海外倉儲能力和交付水平,增強市場拓展能力,提升全球產業鏈穩定性和韌性。加大對化工產品貿易量較大碼頭的技術改造支持力度,協調辦理泊位設施調整手續,提高碼頭吞吐量,做好關鍵物料和產品運輸保障。
7.加強國際產能合作。穩妥推進輪胎、化肥等產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帶動相關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走出去”。鼓勵有條件地區建設面向周邊國家市場的特色化工園區,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形成高效協同、綠色穩定供應鏈體系。進一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對外資項目用工、物流等要素服務保障,鼓勵外資企業發揮原料、技術、市場優勢,加大在華石化、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綠色低碳等領域投資,加快推動外資項目落地實施及穩定運營。
(四)強化要素供給,保障生產平穩運行
8.提高關鍵要素保障水平。積極拓展石化原料供給渠道,構建基礎穩固、多元穩定的供給體系,有序開展海外原油、鉀肥、天然橡膠基地建設。指導地方建立石化化工重點產業鏈重點企業白名單,完善重點企業直通服務機制。細化落實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政策。加強化肥等重點產品原料用煤、用氣供應保障,鼓勵重點石化化工用煤、用氣大戶與相關供應、運輸企業簽訂產運需中長期合同,提高用煤、用氣合同履約程度,努力保障生產要素供應穩定、價格合理。
9.做好化肥生產保供。實施重點化肥生產企業最低生產計劃管理,鼓勵硫磺、冶煉酸企業與磷肥生產企業,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企業與化肥生產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引導符合安全環保規定的礦肥一體化磷肥企業立足保供需求盡量增加磷礦石產量,加大磷礦石供應力度,做好“春耕”“三夏”“秋冬種”等關鍵節點化肥生產保供。
(五)激發企業活力,筑牢穩大盤基礎支撐
10.發揮骨干企業主力軍作用。支持骨干企業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需要為導向,當好“鏈主”,牽頭針對應用場景和技術創新轉化關鍵環節,打造以豐富化工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供給、增加關鍵共性技術創新解決方案為主的產業原創技術策源地,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優質原料供給、技術提升方案以及數字化賦能、產業金融等服務,切實發揮對產業鏈的領航支撐和示范帶動作用。加快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一體化能源企業。推動骨干企業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組織開展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分級評價試點工作,激勵企業向卓越質量攀升。
11.發揮中小企業補鏈穩鏈強鏈作用。鼓勵“鏈主”發榜、中小企業立足優勢揭榜,分專題組織開展融通對接活動,集聚中小企業特長和創新資源,錨定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開展協同攻關,支持“鏈主”企業將配套的中小企業納入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管理,指導完善質量管理、標準管理、研發管理等體系,充分發揮好中小企業產業創新、補鏈穩鏈強鏈的作用。開展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鼓勵開展標準創新型企業創建,提升企業競爭力,提升中小企業質量效益、標準能力和品牌價值。指導地方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加強對創新發展、項目落地、穩崗就業等保障力度。
《方案》強調,建立完善碳排放核算體系,健全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等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交易體系,為優質新建項目落地創造條件。加強對化工新材料、電子化學品等高端石化化工產品項目以及中試項目的服務和指導,加快項目審批進程。清理廢除影響企業跨區域經營、遷移及產能、礦產等要素資源自由流動的不合理政策。
文章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智慧金馬20余年檢測經驗有保障,服務快速、精準、全面、更專業,讓您省時、省力、又省心
立即致電垂詢:0312-3128500 / 15188988256